王葆玹:《西汉经学源流》,第148页,东大图书公司,1994。
&esp;&esp;2 王葆玹:《西汉经学源流》,第148页,东大图书公司,1994。
&esp;&esp;3 李若晖:《久旷大仪:汉代儒学政制研究》,第90页,商务印书馆,2018。
&esp;&esp;4 阎步克:《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5。
&esp;&esp;5 《汉书·景帝纪》,第149页。
&esp;&esp;6 杜正胜:《编户齐民》,联经出版事业公司,1990。
&esp;&esp;7 阎步克,汉朝“用秦制不用秦政”,见《波峰与波谷(第二版)》。
&esp;&esp;8 陈苏镇认为,秦朝灭亡的原因就是秦国急切地把秦制推广到被征服的关东各国,而法律的移植造成了被征服土地臣民的不适应,旧的习惯被摧毁,不仅没有慑服被征服者,反而迅速导致了叛乱,并灭亡了秦政权。而汉朝就没有这么做。见氏著《〈春秋〉与“汉道”》。
&esp;&esp;9 《史记》载文帝四年,《汉书》载十三年,应以后者较妥。
&esp;&esp;10 钱穆《两汉博士家法考》:“文帝外取黄老阴柔,内主申韩刑名”。见《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》,第190页,商务印书馆,2001。
&esp;&esp;11 陈苏镇《〈春秋〉与“汉道”》第116页提示了汉法移植到诸侯国的后果。
&esp;&esp;12 《汉书·刑法志》,第1098页。
&esp;&esp;13 《汉书·刑法志》,第1099页,并枚举了“斩右止”所对应的几项罪名。弃市,一说为绞刑。
&esp;&esp;14 《汉书·刑法志》,第1099页,并枚举了“斩右止”所对应的几项罪名。弃市,一说为绞刑。
&esp;&esp;15 《汉书·刑法志》,第1099页,并枚举了“斩右止”所对应的几项罪名。弃市,一说为绞刑。
&esp;&esp;16 《后汉书·崔寔列传》,第1729页。
&esp;&esp;17 今山西曲沃一带。
&esp;&esp;18 今陕西韩城附近。
&esp;&esp;19 《汉书·五行志》,第1427页。又据葛剑雄《西汉人口地理》第90页,户口减半,并不是人口减半,而是考虑了脱籍、逃亡,以及武帝时期地方官的虚报。但百姓的逃亡,同样说明了当时政策的严酷。
&esp;&esp;20 今陕西淳化附近。
&esp;&esp;21 霍嬗之死很可疑,他是否为献祭被杀,因文献无存,无从探求真相。
&esp;&esp;22 刘宗迪:《太史公之死》,载《读书》2007年第3期。
&esp;&esp;23 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,第3106页。
&esp;&esp;24 《史记·龟策列传序》,第3224页。
&esp;&esp;25 王葆玹:《西汉经学源流》,第138页。
&esp;&esp;26 辛德勇:《建元与改元》上篇。辛德勇认为,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年号是从“太初”开始,汉武帝的“元光”“元朔”等年号是追记,而且这几个年号主要是六年一改元的标记,没有特殊的“更始”含义。
&esp;&esp;27 今山东泰安宁阳。
&esp;&esp;28 陈侃理认为,《洪范五行传》为夏侯始昌所作,见氏著《儒学、数术与政治:灾异的政治文化史》,第74页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5。
&esp;&esp;29 今山东菏泽巨野一带,当时属于通衢。今山东潍坊仍辖昌邑县,与西汉的昌邑并非一地。
&esp;&esp;30 桑弘羊此时因故从大司农被短暂贬为搜粟都尉,但大司农空缺,桑弘羊实际仍代行大司农之职。
&esp;&esp;31 《汉书·西域传》,第3914页。
&esp;&esp;32 田余庆:《论轮台诏》,载《历史研究》1984年第2期;李浩:《“司马光重构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说”献疑——与辛德勇先生商榷》,载《中南大学学报》第21卷(2015年12月)第6期。
&esp;&esp;33 《汉书·夏侯胜传》,第3159页。
&esp;&esp;34 《汉书·夏侯胜传》,第3155页。